时间: 2025-06-25 06:51:37 | 作者: 不锈钢烧结网
那年,在十笏园的漏窗前看到那一排竹子时,我在那里站了好久。说实话,这算是我第一次真实看到竹子。
我的老家没有竹子,不过在河滨湾边有大片大片的苇子。对苇子的一点好感,好像便是源自它和竹子有点相像。
是从何时开端喜爱竹子的呢?真的说不上来。十几岁时,我画三两竿竹子,贴在自己的房间里。这房间其实是储物间,一边是装粮食的荆条囤,一边是盛米面的陶瓷缸。我的竹子,也就透着五谷杂粮的滋味。
小时候仅有见到的竹,是夏天撑蚊帐的竹竿,那柔软里生韧,不至于变形;那爽滑里有节,不至于无度。
站在十笏园的竹子前,我是有联想的,但不是王阳明那样,是为了悟透什么。像他这样大智大贤的人,为了“格物穷理”,面临竹子七天七夜一无所获,都能使自己大病一场,我哪敢有什么主意呢?我想到的,仅仅是郑板桥。
十笏园垒台立亭,叠石折水,栽花种草,以南边的构思,在棱角清楚的北方街巷深处,勾勒出又透又含、有雅有幽的修建集体。郑板桥瘦有形、寒有韵、节似骨,以南边的才华,在劲风大雪的北方,登时生根。
五十岁,郑板桥踏上宦途。初掌印信,他让差役将府衙的墙面掘开一个又一个孔洞。他说,这是去官气,通民心。
山东硬山硬水,十年官场,西范县,东潍县,他都在这儿,一衣霜,两腿泥,在田间,在地头。把那舒舒服服的衙堂,只留给清风。那年,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,开仓放粮,赈灾济民。
竹有叶,叶似剑,剑有双刃。那时,清正于民,却往往不利于为官。他被算了县令,凉凉的风里,一主,一仆,一坨书,三匹瘦驴,踽踽南行。
前些年村庄办喜事,屋中墙上贴得红红绿绿。我成婚时,房间里只要一幅是非中堂画。那画,是郑板桥的墨竹。
郑板桥爱画竹,其实也正是画他自己,干消瘦,叶清寒。见过几回他的画像正是这个姿态,俨然便是大骨节、筋脉纵横的北方老爷子。他熟知村庄和牛羊,手,可握锄头、镰刀以及各种耕具;话,可聊大豆、高粱以及种种庄稼。
一个丰盈的南边文人,在北方是如此清癯的姿态。南雅北俗,他真的是入乡随俗了。
前些天去了一趟贵州,见到了又高又壮的竹子,那气势直指天穹,可我没有一点欢喜。这云气候,太高远,我仍是喜爱消瘦的竹子。瘦竹,可为杖,可作篱笆,可编篾器,这些看似是小器物,却是满满的烟火气,满满的人世味。
苏轼成为苏东坡之后,不是才更让人爱了吗?他的手中,是那时候才有了这样一竿竹子的,指指点点处,是街巷交错,是阡陌纵横。
瘦的竹子也可做乐器,竖为箫,横为笛,那悠远之音,那清冽之声,我很喜爱。这腔调,其实是竹子的魂灵,是民调里的大雅之声,以呼吸分配,以十指掌握,尽在情感的直接掌控之中。
郑板桥,在风俗里行走,却是那“四时不谢之兰,百节长青之竹,万古不败之石,千秋不变之人”,一步一步,都是雅。他却说,作画是“用以慰全国之劳人,非以供全国之安享人也”。他,又以雅出家。
听,瑟瑟的风里,竹响萧萧。瘦竹,品节更杰出,特性更坚韧。归去南边的郑板桥,还能专注听这竹声吗,扬州古城里可有答案?兴化大垛镇郑板桥墓园里的竹,但是答案?那竹,大都瘦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含在内)为自媒体渠道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渠道仅供给信息存储服务。
巴黎一音乐节145人被注射器刺伤,部分送院进行毒理学检测,12人涉嫌参加被捕,此前网上有帖子鼓动突击
“雅迪”“台铃”“小刀”等电瓶车不合格;70万件“安克”充电宝被召回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年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错的世界节律
从“卖芯片”到“造生态”,营收首破20亿元!乐鑫科技是怎么掘金AIoT万亿商场?发现好公司
战术竞技的头牌大哥,一年就带出日活 3700 万的“摸金”排头兵/
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战术竞技的头牌大哥,一年就带出日活 370...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年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错的世界节律